【东方军乐传媒融媒体部】“我的家风故事”征文活动入选征文(之二)——我的家风故事

东方军乐传媒融媒体部“我的家风故事”征文活动


入选征文(之二)——我的家风故事 





我的家风故事
口述:宁静    文:若初  
  


一、曾祖母的爱国情怀、和睦家庭、乐善好施

曾祖父和曾祖母养育了两个儿子,曾祖父在东北当兽医,每隔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,曾祖母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在家种地,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小脚的曾祖母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又有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爱国主义情怀。

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曾祖母怀着要把侵略者赶出去的决心,亲自送刚满18岁的二儿子(我的二爷爷)参军,在一次战争中部队被日军包围,二爷爷在突围时牺牲,牺牲地点是一个叫“元昌楼”的村庄。后来,即使县里每个季度都会为她寄来12元钱的烈属抚恤金,但是曾祖母一直说她的二儿子没有死,那时,我们不能理解,都认为是曾祖母想儿子想的,后来才渐渐地理解曾祖母的心情,其实,在送儿子参军的那一刻,革命烈士的精神,就在曾祖母的心中永垂不朽了!

小时候喜欢听曾祖母讲故事,她常说:“那时军民团结如一家,咱家把省吃俭用节俭下来的钱粮交给妇救会支援抗日,我和你奶奶帮着妇救会做军衣、军鞋。”

曾祖母和奶奶一辈子亲如母女,婆媳之间十分融洽,从没有红过一次脸。老奶奶、奶奶的优良品德,深深地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,老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吃亏让人有厚诚,举头三尺有神明”。

曾祖母还是个乐善好施的人,她对邻里乡亲每家的情况了如指掌,每逢到了春季青黄不接时,她都会拿出自家的钱粮,接济乡邻,帮他们渡过难关。那时因为曾祖父不在家,家里的活计干不过来,曾祖母就收留了满仓,她不仅把家里的细粮给满仓吃,还给满仓盖了房子。

曾祖母出身中医世家,继承了祖上推拿按摩的医术,她就经常帮亲人或乡亲们解决病痛。那时候邻里乡亲谁家大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曾祖母点拿揉,直到老年时还为乡亲们服务呢。我的小弟也多亏了曾祖母的医术才保住了命。1966年小弟一周岁得了急性脑膜炎,在县城治疗无效,说孩子不行了,出院回家吧,回家后看着孩子快没气了,爷爷给小弟准备了一个“小棺材”,老奶奶硬是抢起了孩子搂在怀里一夜直到天亮,小弟真的有气息了,老奶奶高兴的叫全家出来,笑着说:“活了……好了……”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,我还深深的记在脑子里。

曾祖母去世于1974年,享年87岁。她老人家深深的爱国情怀、和睦家庭、乐善好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尤其是她送儿参军、支援抗日,成了我们家族流传下来的光荣而珍贵的回忆,影响着整个家族。



二、坚强乐观、知识渊博的爷爷


诚实忠厚的爷爷知识渊博,熟读四书、五经、易经、道德经等书籍,在生产队干活时,负责耕地、喂牲口。那时候队里的哪个牲口要产崽,哪个牲口有什么毛病,他都了如指掌。队里的土地哪一块应该先耕,哪一块应该后耕,哪块土地适合种什么,他都清楚得很,经常和生产队长慢慢交流,出出主意,提高生产帮乡亲们多打粮食。队长和乡亲们都尊重爷爷,1956年洪水过后,我们村里外都淤满了碱土,成片成片的红荆肆意生长,不长庄稼。此时生产队吃大锅饭,粮食短缺,人们就把玉米杆,红薯秧都磨成粉吃。爷爷推着小拉车,在地上扫碱土,淋水再熬成盐,叫销盐,换成高粱,再加些野菜做成饼子充饥,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,爷爷脸上总带着笑容,他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会过去的,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越艰难越锻炼人,世上只有享不了的福,没有受不了的罪,只要我们一家人团结一致,就没有过不了的坎……”爷爷的坚强乐观、冷静和信心,让一家人觉得日子轻松了很多。

还有令我十分印象深刻的事,每到晚上,劳累了一天的爷爷都会把我们叫到他身边,给我们讲故事,从伏羲、女娲讲到炎帝、黄帝,从封神榜讲到孔子、老子,从秦皇汉武讲到三国演义,雍正、康熙等等,爷爷那渊博的知识,厚道诚实的为人,高尚的品德时刻激励着我,“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”、“做人品质不能丢”这些话是他时常告诫我的。

1978年改革开放后,实行包产到户,那时候记得爷爷种的庄稼长得又快又好,人们都说他老人家是种庄稼的好手,我们的日子也像祖国一样越来越好。

每到春节,就想起爷爷给左邻右舍写对联,帮着奶奶、母亲蒸馒头,蒸年糕,煮肉,孩子们围着灶台啃骨头,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每一个房间,大年初一一家老小聚在一起,其乐融融,放鞭炮,穿新衣,给老人拜年,围着村子蹦蹦跳跳……

勤劳善良的爷爷一生就像庄稼一样,生长在华北大地的一个普通农村,小小年龄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任,教育子女读书学知识,种地养育一家人,不善言谈,一生拼搏在农业生产的一线,接触最多的各种庄稼,最熟悉的是季节时令,他的大手掌布满厚厚的茧子,温暖而厚实,攥过数不清的秸秆,把锄头、铁锹慢慢磨平,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,默默为家庭奉献一生,1984年爷爷去世,终年73岁,那年我33岁。


 

三、奶奶的心中大爱


我的奶奶出生书香世家,邻里之间关系和睦。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拿着别人家的父母当成自己家的父母,拿着别人家的兄弟姐妹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”后来我读《孟子》中有一句话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时突然就想到了奶奶曾经对我说过的话,倍感亲切。奶奶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,一辈子从来没有发过脾气,没有与人发生过争执,奶奶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,父亲是老大,二叔比父亲小10岁,三叔比我还要小1岁。父亲在县城教书,二叔在家务农,三叔学会了一门盖房子的好手艺,年轻时候在家务农,后来到县城当建筑工人,现在已经退休。

奶奶是小脚,到老年走路不便,经常要靠一根拐杖,现在回想老年的奶奶总是伴随着那根竹拐杖。平时喜欢盘腿坐在炕上,屋子里点着炉子,暖呼呼的,有时候她会靠在被子上睡觉。她只简单的认识不多几个字,但是会说像歌谣一般的民间故事,大概就是口口相传的民谣,老辈人不懂得汉字,不会书写,却有着独特的记忆方式,重孙子辈的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她老人家,放学后会经常在她身边陪着她,就像我当初喜欢跟着我老奶奶一样。



四、父亲,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

曾听老奶奶说,因家里没人干活,在1950年父亲15岁时和比他大5岁的母亲成婚,家里主要靠爷爷和母亲干活,父亲身子瘦弱,母亲坚定的对父亲说:“庄稼活你干不了,还是去念书吧!家里有我和爹种地干活。”父亲听了母亲的话,就在家刻苦学习了几个月,顺利考上了饶阳中学(初中)。

父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学习特别刻苦,各科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,初中毕业后又考上了高中,这时候爷爷说什么都不让父亲上学了,但是校长和老师特别看好父亲,就让他留在学校工作。父亲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打钟(敲钟来标记上下课的时间),其余时间在高中当旁听生,三年高中考试父亲各科成绩都在班上前几名,只是因为旁听生的身份没有高中毕业证。

由于成绩优异,学校领导特别信任父亲能胜任教书工作,这样父亲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,在教书期间,每年学校都派老师到省里进修,父亲工作认真,成绩突出,学校领导经常把机会给父亲。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父亲从泊镇进修回来说:“参加进修的其他各县老师们都是大学生毕业,全省只有我一个初中毕业生教高中,并且是教高中毕业班”。那时候父亲上课可以做到只带三支粉笔,不带课本,他曾说书本上每一页的内容他都倒背如流,可见对于知识的掌握他是多么用心。

父亲不仅教书教得好,他诚实善良的品质也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。记得80年代,父亲调到县文教局教研室工作,单位每年出中考题,会给每个出题的老师发50元补助,父亲发工资后拿回家打开信封一数多50元,父亲马上拿回财务室说多给他发了50元钱,大家都哈哈大笑,原来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,只有父亲不知道出题还有补助。大家打赌诚实可靠的父亲一定会把钱交回来,果不其然是这样。父亲还莫名其妙的说你们笑什么,真多50元啊。

父亲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,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。在60年代父亲已经是饶阳县教育界的知名老师,多次被评为省、市、县的模范教师。他的学生,从饶阳纷纷走出去,遍布全国各地,学生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宋老师,就没有我们的今天。

我的父亲于2013年农历5月28日去世,享年80岁,母亲于2018年农历10月11日去世,享年90岁。



良好的家风,在我们家流传着。我1966年回乡,到72年在家务农,积极上进加入了共青团,后来被推荐选拔上了中专。毕业后在县政府机关工作直至退休。大弟1969年至1974年在家务农,1974年县城招工当上了工人,现已退休。妹妹和小弟在家务农。

大侄子17岁参军,在部队各方面表现优秀,保送上了大学,转业在太原市政府工作。二侄子大学毕业考上了省级公务员,小侄子中专毕业,广告策划专业,在北京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。大外甥参军转业后在县自来水公司上班,现在已经成为水暖工程师,外甥女北京大学硕士毕业,在中日友好医院上班。

   儿子中专毕业后自学本科,工作认真踏实,为人诚实善良,现已是正科级干部,记得儿子20来岁常说要以助人为乐为荣,之后也是如此,他时常说要为饶阳人民做好事。女儿硕士毕业,副教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

真诚善良的优秀品德在我们的儿女中一代代的传承着,我的家风就是一个个小故事,从老奶奶那辈算起,她出生于1887年,到现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,期间经历过战争、灾难、贫穷、洪水,也见证了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世界强国。我们家只是中华大地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族,无比幸运的是生在华夏大地,几千年文明的滋养,让我们的家族拥有了优良品质,并作为家风精神财富代代相传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创造出的红色精神,更深地影响着我们家族。

2022年虎年已经到来,祝愿每位读到我的家风故事的人,新年胜旧年,将来胜过往;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春光永驻,国富民强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宁静口述 若初执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写于2022年2月7日